首页 > 资讯 >正文

中国月季育种实现“芯”突破

2025-09-22 17:17   来源:光明网阅读量:11137       

千余个自主知识产权月季花新品种在云南发布

中国月季育种实现“芯”突破

18日,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“2025月季自主创新成果推荐会”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开幕,集中推出1000余个“中国风”月季切花新品种。

享有“亚洲花都”美誉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,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,我国每10支鲜切花便有7支来自这里。2024年,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.76亿枝,交易额突破115.74亿元,交易量、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一,“云花”跨越山海,通过冷链、航空等运输方式,从这里走向世界。

当日,推介会现场化身“月季王国”,花团锦簇、花香四溢。首次集中展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、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自主培育的1000余个月季新品种/优株,涵盖稀有色系、抗病强种、低维护景观等突破性品类。

“此次推出的月季新品打破传统‘杯状花’形态,推出融合东方审美的国风系列,花瓣层叠如云,色彩涵盖月季所有色系。定向培育的‘东方香韵’系列,融合茶香、果香等东方香调,填补市场对馥郁香型切花的需求。”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蔡艳飞介绍。

“我们准备选购‘中国风’这类新品种,在种植端形成差异化的种植,第一茬鲜切花预计在明年春节前进入销售市场。”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强键表示,“我相信‘中国风’特色的新品种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”

据悉,2024年发布的76个“中国风”月季新品,已有50余个在花卉企业试种推广,“摩朵”“团甜”“杏仁茶”等部分国风系列新品种已通过多个电商平台推广,零售价在每束100至200元间,种植利润和议价空间高。

推介会现场还发布了“工厂化、分段式育种”模式,将传统育种周期缩短50%。基于包括DeepSeek等数字大模型打造的“数字云花AI智能体”,整合AI智能专家决策平台、特色花卉精准种植模型、国产智能生产装备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,建立花卉全生命周期智能决策系统,助力亩均效益提升20%。

《光明日报》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 观山测水,讲好科普故事
下一篇:最后一页